一个少有人知的事实是,截至去年上半年,我国实际控制墨脱县的面积大约为墨脱实际面积的1/5,另外的4/5在印度人手中。
除此之外,我国藏南地区的错那、隆子等地以及墨脱四县的我国总人口不到10万,而印度大概有150万。
不过,真正让印度坐立不安的,是中国在藏南家门口搞的“超级充电宝”计划。
这个装机容量6000万千瓦的墨脱水电站,光听数字可能没概念——三峡水电站总装机2250万千瓦,相当于三个三峡同时发电,每年3000亿千瓦时的电量足够照亮整个南亚次大陆。
但很多人只盯着经济账算:这么多电卖给谁?其实,这就像古代打仗时抢占制高点,水电站的战略价值远不止电费单上的数字。
雅鲁藏布江下游2700米的天然落差,让墨脱成了控制南亚水资源的“水龙头”——雨季蓄水能帮印度阿萨姆邦减少32%的洪峰,旱季放水又能让孟加拉国的农田喝上救命水。
不仅如此,水电站配套的公路、铁路和电网建设,还正在把西藏的“神经末梢”延伸到边境。
想想看,当印度士兵还在泥泞的山路上扛着补给时,中国的5G基站已经在墨脱的峡谷里闪着蓝光,这种基础设施的代差比地图上的色块争夺更让人心惊。
印度人对这个项目的反应堪称“教科书级双标”。他们一边指责中国搞“水资源武器化”,一边自己在恒河上修了120多座水坝,把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用水权攥得死死的。
这就算了,印度媒体最近还曝光了一份军方报告,里面赫然写着:“中国水电站的截弯取直设计,让印度在藏南的军事部署失去了地理屏障。”
原来,印度在藏南苦心经营的27个军事据点,因为水电站的隧洞和公路规划,突然变成了“靶子”——解放军的无人机从墨脱起飞,15分钟就能俯瞰印度第4军的军营。
从历史维度看,这其实是一场跨越百年的博弈。1914年英国人画的“麦克马洪线”,就像给中印边境埋了颗定时炸弹,而墨脱水电站的建设,正在把这颗炸弹变成导火索。
当印度还在纠结地图上的色块时,中国已经用混凝土和钢铁在重塑地缘格局。
2025年7月开工的墨脱水电站,不仅是能源工程,更是主权宣示的“钢铁长城”——那些深入喜马拉雅山脉的隧洞,那些横跨雅鲁藏布江的大坝,正在把“实际控制”四个字刻进岩石里。
印度人或许该明白,在现代地缘政治的棋盘上,真正的胜负手不是移民数量,而是谁能把钢筋水泥打进地里,把电力网线铺到边境。
而这场博弈的真正赢家可能不是中印任何一方。当墨脱水电站的电流通过400千伏电网流向加德满都和达卡时,南亚的能源版图正在悄悄改写。
尼泊尔总理最近还公开表示:“中国的水电合作让我们摆脱了印度的电力垄断。”这种“去印度化”的趋势,比水电站本身的发电量更让新德里寝食难安。
毕竟,当孟加拉国的工厂用上中国的便宜电,当不丹的医院亮起中国的节能灯,印度在南亚的“老大哥”地位就像被戳了个窟窿的气球——再怎么吹也鼓不起来了。
和兴网-和兴网官网-配资知名配资门户-114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