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完的暑假,可以睡到自然醒,可以和好朋友来一场期待已久的旅行,也可以学点生活技能,比如考驾照……选择有很多,万万没想到,如今的“选项”里,竟然还有提前补习大学课程?!
最近,北京海淀区某知名教培机构推出“大学衔接班”,主打准大学生,课程涵盖高数、编程、四六级备考,甚至“保研陪跑”。教室里坐满了学生和家长,海报上写着:“大一新生暑期蓄力,入学抢跑一步。”
价格动辄成千上万,这些课程卖的不只是知识,更是“抢跑焦虑”。而焦虑的源头,往往不在孩子,而在家长。培训机构精准捕捉情绪,用“知识断层”“赢在起跑线”包装课程,把本该属于孩子的自主选择,变成了家庭的集体冲锋。于是,大学的门口成了新的赛道,职业规划、保研陪跑甚至从高三暑假就开跑。
然而,提前学真的能学得更好吗?多位大学老师的答案是否定的。知识可以补,方法和独立性却难以速成。被安排得越周密,孩子真正独立的时间点就越往后推,到了大学,他们可能依旧习惯等待别人为自己定目标、画路线。
更夸张的是,除了学科类培训,还有机构打包出售时间管理、有效社交、恋爱心理学等“软技能”。听上去全面又高效,但这些能力的本质是情境性、体验性的,不是照着PPT或者排练场景就能速成的。一趟志愿服务,一次社团活动、一段真心投入的感情,带来的成长,往往比8天的“密集培训”更深刻。
很多高中毕业生,其实并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擅长什么。一直被动接受知识,难以探索兴趣和长处。唯有进入多样化的场景、尝试不同的体验,才能找到真正的热爱与方向。
真正值得珍惜的,是一段可以自由探索、不被规划的空白期。否则,抢跑的终点,可能是迷路的起点。
和兴网-和兴网官网-配资知名配资门户-114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