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西、内蒙古、河北等多地均出现了大量的雷暴患者。据晋中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统计,从9月8日19点到9日上午8点,该中心共接到187次120急救电话,出动救护车37趟,其中多数患者都是雷暴哮喘患者,山西白求恩医院急诊科短短数小时就接诊了400余名患者。
随着病例激增
“雷暴哮喘”迅速冲上热搜
许多人都在疑惑
这究竟是什么病?
和普通哮喘、感冒有什么不同?
9月11日上午10点,记者来到北京朝阳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在医院候诊区,记者见到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就诊,部分孩子呼吸急促,家长神情焦急,不时向医生追问病情。
6岁的小宇(化名)就是其中一例。雷雨过后,他突然出现呼吸急促、喉咙发出“嘶嘶”声。妈妈原本打算带他乘地铁去医院,可在密闭空间里,小宇的嘴唇逐渐发白,呼吸愈发困难。她不得不紧急呼叫120,将孩子送来医院。
在同一门诊大厅,记者还遇到8岁的小亮(化名)。他的父亲告诉记者,孩子在雷雨后出现了鼻塞、咳嗽、流泪等症状。医生诊断,这并非普通的感冒或支气管炎,而是天气与过敏原联手制造的“狠角色”——雷暴哮喘。
“本周二(9月9日)开始,北京雷雨天气过后,雷暴哮喘病例明显增多,每天都能接诊到多个类似患儿。近期接诊的雷暴哮喘患儿占到了门诊总量的2/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变态反应科副主任沙莉在诊室里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
专家解释,雷暴哮喘并非新疾病,而是特定雷暴天气撞上高浓度过敏原,引发的区域性呼吸道疾病“爆发潮”。
雷暴哮喘来势汹汹
千万别小看它
这可是能让人瞬间呼吸困难的“隐形杀手”
1、究竟什么是“雷暴哮喘”?
要理解这场“呼吸危机”
首先要揭开它背后的“触发公式”
雷暴哮喘的触发3要素:
雷暴+花粉/霉菌+过敏高危人群=雷暴哮喘
沙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变态反应科 副主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变态反应科副主任沙莉介绍,当雷暴来临,空气首先变得潮湿,雷暴中心上升气流像个“吸尘器”,花粉被吸到云层里,然后被雷电“劈碎”成带有电荷的超小致敏微粒,大风和降雨会把细小的过敏原撒遍人口密集的地方,这就是雷暴哮喘的“幕后操作”!
这种“组合攻击”还挑季节
多半在过敏季节高发
我国花粉有明显的“时间分工”
过敏原出现时间:
●3~5月份多以松属、杨属和柏属等木本植物花粉为主;
● 7~9月多以蒿属、藜属等草本植物花粉为主;
● 在我国山西、内蒙古、河北等北方地区,蒿草花粉是引发雷暴哮喘的主要元凶。
2、呼吸警报:
这6类人是重点“攻击”目标!
记者发现,不少患儿家长在此之前都没听过“雷暴哮喘”,误以为自己的孩子只是感冒、普通过敏。
其实雷暴哮喘并非无迹可寻
高达99%的雷暴哮喘患者
都有过敏性鼻炎病史!
雷暴哮喘6类高危人群
◎有雷暴哮喘病史者;
◎ 有哮喘病史者;
◎对花粉或霉菌过敏者;
◎过敏性鼻炎患者;
◎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者;
◎儿童群体。
家长们注意,平时就是过敏体质的孩子更是重点关注对象。雷声过后,出现这3种症状,孩子就可能中招了:
表现
● 咳嗽不止、呼吸急促费劲,喘气像“拉风箱”或吹哨子。
● 胸口闷得像压了石头。
● 伴随眼睛痒、鼻涕横流等过敏症状。
3、预警+急救
这套“防敏急救包”请收好
家长们别慌
只要提前预警、选对应对方法
就能把雷暴哮喘的风险降到最低
“预警-防范-急救”三步走
早准备、不慌乱
01
|第一步:紧盯预警信号
同步关注“雷电黄色预警”与本地的“哮喘风险提示”、花粉浓度数据。一旦预警发布,就要立刻启动防护。过敏、哮喘的小朋友就要准备好口罩、护目镜和防过敏药了。
医生特别提醒:
有哮喘病史者
要严格按照医嘱持续用药
不仅可以改善病情
还能降低雷暴哮喘发生的概率
02
|第二步:严防死守不松懈
孩子外出回家后及时更换衣物,再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减少过敏原残留。发布雷暴预警后,要减少外出,并提前关闭门窗,雷暴结束后等1~2小时再开窗通风,待空气中的致敏微粒扩散后再换气。
03
|第三步:症状出现快应对
● 立即用药:可选择沙丁胺醇或特布他林雾化溶液、沙丁胺醇气雾剂,同时配合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年长儿童可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等。
● 调整姿势:可采取坐位,保持腰部前倾,有利于呼吸畅通,能有效改善通气。
● 果断就医:若用药后没有好转、病情反复,应立即前往医院!
雷暴哮喘进展快千万别硬抗
雷暴哮喘虽藏于风雨
但并非无懈可击
早预警、严防护、快急救
给孩子撑起“呼吸保护伞”
才能稳稳护住孩子的每一次呼吸
来源 | 央视财经中国好医生
首都儿童医学中心
科普号
首都儿童医学中心
新闻号
首都儿童医学中心
挂号平台
健康科普
新闻动态
预约挂号
首都儿童医学中心融媒体矩阵
觉得好看请点击“在看”支持我们
和兴网-和兴网官网-配资知名配资门户-114配资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